名人谈丰垦
----访内蒙古兴安盟农垦种业有限公司
自然条件造就得天独厚的玉米制种基地 金秋季节,天高云淡,晴空万里,从乌兰浩特驱车向西南行驶,柏油路蜿延曲折地穿过起伏丘陵和碧绿草原向前延伸,突然映入眼帘的是一望无际的玉米制种田,这就是布敦化牧场和杜尔基农场玉米制种基地。制种田生长整齐,植株矮健,果穗硕大,管理规范,一派丰收景象。 玉米育种家又是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的徐万陶介绍说:兴安盟地理位置在我国偏北地区、松嫩平原东北玉米带的最西缘,习惯称之为“东北玉米亚带”,年平均气温在2~6℃,大于10℃活动积温2200~3000℃,无霜期90~140天,雨热同季,南北生态条件差异较大,形成了玉米品种的多样性,玉米育种在熟期上有很大的选择余地。就是说,这里既可以培育生育期较长的玉米品种,又可以培育其他地区无法培育的早熟和极早熟玉米品种。 徐万陶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中早熟玉米新品种选育工作。1999年成立兴安盟农垦种业有限公司,从事选育、生产、加工和销售,建有玉米研究所、育种基地和加工中心,已建成3万亩种子生产基地,形成年产种子600~700万公斤的生产能力,除供应本区外,还销往黑龙江和吉林玉米产区。 徐万陶兴致勃勃地详细地介绍刚通过审定不久的兴垦3 号:“这个杂交种株高在240-250厘米,株型半紧凑,叶片浓绿,果穗长筒形,轴细,穗长25-28厘米,14-16行,千粒重420-440克,茎秆粗壮,抗病性好,抗倒伏性强,粮食商品性好。在高肥水条件下,每亩保苗3500-3800株,产量可达800公斤,是当前更新换代的好品种,刚刚推广就火爆东北市场。”我深深为他热爱育种事业的精神所感动。 确立主攻早熟玉米面向东北产区的育种方向 就全国来说,自然条件差异很大,栽培条件参差不一,种植方式多种多样,要想有一个或几个玉米品种供作“通用品种”或“万能品种”是难以实现的,必须根据本地区自然和社会条件选育出“乡土”品种,方可发挥区域优势,适应市场需求。徐万陶说:“我们在多年的玉米育种实践中,根据生态环境条件,确立主攻早熟玉米面向东北产区的育种方向。 现今东北早熟玉米区应用的种子多为外引品种,生育期偏长,由于自身品质和气候等原因,成熟度较差,形成‘水苞米’,品质降低。随着玉米种子从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种子质量上升到第一位。我们立足于本地区对玉米品种的特殊要求和市场经济对玉米品质的需求,把育种目标定位在早(中)熟、优质、高产、多抗和适应性广。” 在农艺性状选择上,针对玉米生育后期降温快、籽粒散水慢的问题,确定主攻早熟(含部分中早熟、中熟≥10℃活动积温2200℃~2600℃之间)育种,要求活秆成熟,根系发达,茎秆粗壮,抗旱和抗病性好,半硬粒,每亩产量指标450~500公斤和600~650公斤。 徐万陶分析:全国从事早熟玉米育种的单位不多,因为早熟区玉米种植面积小,玉米育种家多把眼光盯在玉米种植集中的黄淮海、松辽、松嫩等中晚熟或晚熟高产玉米育种上,而相对不很重视早熟玉米育种,一则面积较小,比较分散;二则制种产量偏低,成本升高;三则种质资源相对缺乏,成功几率较小。从全国来说,早熟玉米种植区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的二、三、四积温带,内蒙古自治区的东四盟北部,河北和山西省的北部以及新疆的北疆地区,粗略统计面积在3000多万亩,约占全国玉米面积的1/10,每年用种量0.6~0.7亿公斤,但适宜种植的早熟和中早熟品种很少。虽然这几年有些地区育成的早熟品种轮番向北推进,多数熟期和主要农艺性状难以适应。国外引进品种有的熟期虽然可以过关,比如法国的利马系列,德国的木廷、孚尔拉和卡皮托尔等,但农艺性状难以适应中国的生态条件,产量低,籽粒小,抗逆性差。 全心全力投入玉米育种事业硕果累累 徐万陶1967年毕业于内蒙古农牧学院农学系,曾任兴安盟农牧场管理局副局长、总农艺师。他长期从事农业管理工作,上个世纪80年代末开始涉足玉米育种,算起来有15年的历史,就是说他实际上是一个“半路出家”的玉米育种家。 从管理工作岗位转向玉米育种工作,需要重新学习,艰苦投入。每年夏季,在北方度酷暑搞育种和种子繁育,冬天又飞抵海南顶烈日进行南繁加代。乌兰浩特的“家”几乎成了他不常住的“旅店”。每年春季他亲自给职工办培训班,作物生长季节到田头现场指导,如此年复一年,布敦化牧场职工们夸他是“诚心和耐心,育种又育人”。 徐万陶说,他的育种和开发工作得到农场领导和职工的大力支持,特别提到全家人对他的理解和支持。开始从事玉米育种工作时,经费有限,南繁加代只好拿出自己工资和“家底”,儿子和女儿也出资资助。夫人协助收获、考种、计算。徐万陶深情地说:育种事业和种业公司的成就有他们的一半功劳。 凭着知识、毅力和创新意识,徐万陶硬是在东北中早熟玉米育种上走出一条自己的路。根据预定的育种目标和理想型农艺性状,在自交系材料的选择上狠下功夫。经过16个世代的选择和测交,获得一批高配合力的早熟自交系亲本材料,培育出一批优良组合,先后有兴单5号、兴垦2号、兴垦3号、兴垦4号、兴垦5号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近期在极早熟、早熟优质蛋白玉米新品种选育方面又有突破,计划用3年时间建立一个柔性早熟玉米育种基地。 新品种育成了,生产基地建成了,科技队伍培训了,科研成果奉献了。面对成功和财富,徐万陶表现出—个共产党员的宽广胸怀,首先让农场职工先富起来。在蒙古族人口占93%布敦化牧场,只要提起徐万陶,职工会怀着崇敬的心情给你讲述他帮助开发和建设玉米良种基地的事迹。从跑资金、立项目,争取到农业部“玉米良种基地”和“玉米良种加工处理中心”种子工程项目,给职工带来了福利。比如当地玉米制种田亩产300公斤,每亩地即可增收400元。如果发展3万亩玉米制种田,农民即可增加收益1200万元。农场职工都亲切地称他为“财神爷”。 十年磨一剑草原上升起耀眼的种业新星 十年磨一剑。徐万陶的育种成就使他在东北玉米育种界小有名气,甚至觉得有点传奇色彩。竟然用十几年时间创建出一个具有相当规模和水平的中早熟玉米育种基地;由他领办的兴安盟农垦种业有限公司,在短短的几年内发展成兴安盟种业的龙头企业...他主持的中早熟玉米育种工作已结出了丰硕的果实,经自治区审定的品种有5个,还有一批优良品种待审、区试或鉴定。 种业公司员工提起徐总赞不绝口,感叹不已。徐总带领我们这些下岗人员或有岗无薪者,从一无所有开始起步,跑资金、找市场、疏通渠道,短短的几年时间,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发展成为具有相当规模和实力的种业公司。在当前种业市场竞争非常激烈的情况下,徐总选育的新品种“兴垦3号”供不应求。员工们说:“我们公司按时发放工资,有奖金,有分红、还办了养老统筹,解决了员工的后顾之忧。看在眼里,喜在心头,也感到非常自豪,每个人都在为公司的发展壮大添砖加瓦。” 面对成功和赞扬,徐万陶谦逊地说:没有共产党、没有农场职工和社会的支持,就没有今天的成功。我既不是为升官,也没有想发财,只是想把知识再还给人民,实现人生价值,搞活一方经济,致富一方百姓。 作者在2002年5月出版的书中有一段与徐万陶的访谈记录,其中特别提到:“您主持的股份制种子公司,机制灵活,有资源,有品牌,有市场,现在最紧缺的是资金,如果介入外部资本,您公司的种子营销额可能要增加好几倍,进而加速育种进程,促使产业升级。” 徐万陶育种和开发业绩引起种业界的瞩目,许多大型种业公司的经理、育种家纷至沓来,有取经寻宝的,有寻求合作的,也有心怀叵测攫取材料的。但不管是谁,都怀着一种崇敬的心态,要结识一下玉米育种家徐万陶,要看一看他培育的高产优质玉米品种,探索一条种业合作开发之路。 有一家种业老板出资千万元控股他的种业公司,被他拒绝了;另一家种业老板出资千万元要买断他的全部育种资源,也被他拒绝了。最后还是民营德农种业公司抓住遇,在互利双赢的原则下,获得了新品种兴垦3号等“兴垦系列”新品种的共同开发权。 徐万陶表示:我们欢迎和其他种业公司合作开发或引进资本,共同发展种子事业。今后我们根据兴安盟的地理优势和人才优势,把主要精力放在科学研究上,培育出东北地区适用的更多更好的中早熟玉米良种,为农业生产上台阶做贡献。
|
|||